国内在线配资
5月10日,“绿色丝路 智水未来——灌区信息化建设技术研讨交流会”在新疆喀什成功举办。大会汇聚国内知名专家、水利厅领导、喀什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丝绸之路沿线水利主管部门负责人、科研院所专家、领军企业代表等120余人,共同探讨智慧水利与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模式。
本次活动由喀什水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科星图亿水(四川)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科星图亿水(喀什)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华水仪表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会上,中科星图亿水(喀什)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星图亿水智慧水利产业实现西部纵深布局,也为“数字中国”战略在边疆地区的落地实施开启新的篇章。
智慧领航 数字赋能
共筑现代化灌区新图景
喀什经济开发区金融贸易区主任鞠登国在致辞中代表喀什经济开发区,向莅临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鞠主任表示,喀什位于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新时代“一带一路”的核心枢纽,以星图亿水为代表的实践型、创新型企业的落地入驻,将为区域水利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助力古老灌区焕发新的生机与光彩。
喀什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利在致辞中指出,喀什水务发展集团作为新疆水利建设的主力军,未来将继续加深与星图亿水等优秀科技企业合作,全力推进天空地一体化水文监测系统与数字孪生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让智慧水利在边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朱庆平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朱总表示,星图亿水此次与喀什水务部门携手成立合资公司,是公司布局西部的重要战略。朱总强调,星图亿水将继续加大在西部地区的资源投入,强化本地化服务能力,拓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路径,续写智慧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洞察趋势 智慧引领
构筑现代化灌区新格局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强子在《空天信息技术及其在灌区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场景分析》主题报告中,详细阐述了空天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原理,介绍了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导航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关键技术,并深入探讨了这些技术在灌区规模化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国家防总防汛抗旱专家、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智慧水利分会会长、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原督察专员万海斌会上做《从四个维度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主题报告。万会长表示,尽管防汛措施和技术手段不断进步,我国洪涝灾情依然严重。数字孪生技术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抓手,可从“要素数字化、感知实时化、应用智能化、网络安全化”四个维度综合推进,全面增强国家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总工、正高级工程师白美健在《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核心要点与实践认识》中强调,数字孪生灌区建设管理应由以“主观判断为依据”向以“客观规律为依据”转变,决策应由以“历史经验为主”向“数据支撑+历史经验”转变,做 “管用、实用、好用”的灌区的应用体系,进而提升灌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优势聚合 生态互联
星图亿水子公司落地喀什
为有效引进灌区信息化技术落地喀什,切实推进区域灌区信息化建设,大会现场,中科星图亿水(喀什)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鞠登国、刘俊利、张依国、朱庆平、吴建良、单方庆等领导登台,共同启动公司成立仪式。
作为星图亿水在西北地区的重要分支机构,喀什子公司将立足喀什,辐射新疆及中亚市场,聚焦灌区信息化、水资源智能监测与调度、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等核心领域,致力于打造集技术研发、系统集成、运维服务于一体的智慧水利综合解决方案平台。通过本地化团队的组建与运营,进一步推动先进水利技术成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的转化与应用。
智水沙龙 大咖对话
共探智慧水利未来路径
灌区信息化,如何以“数”赋智,以“智”兴水?从田间到云端,从数据到决策,灌区信息化正在经历怎样的变革?本次大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圆桌对话,从政策导向与支持、技术创新、应用场景、社会经济效益等多维度分享交流,探讨数字孪生灌区、智能感知系统、远程调控平台等热点议题。
创新驱动发展
合作开启共赢新篇章
会议期间,多个深耕水利水务领域的优秀厂商受邀参会并展示了各自在灌区全面感知、智能调控、深度分析、智能决策等方面的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同时,多位业内著名专家作客发言,共同探讨灌区信息化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技术革新。
中国灌区协会灌区现代化改造分会副会长、北京华水仪表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岩在《超声波时差法测流技术助力农业节水增效》主题报告中,介绍了超声波时差法测流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农业节水增效中的应用潜力。她指出,超声波时差法作为一种非侵入式流量测量技术,适用场景多样,可极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助力实现精准农业的目标。
“多源数据融合与流速预测可以助力构建一个全面覆盖、实时更新的水体信息网络。”无锡航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陈德莉在《多源高精度水体感知技术助力灌区量测水应用》主题报告中指出,通过整合多种传感器(如超声波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等)、卫星遥感数据、无人机监测数据以及地面实测数据等多种来源的数据,不仅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水流速度和流量信息,还可以增强对复杂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
河北恒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监梁越在《廿六载治水智造,四维赋能边疆水脉》主题报告中表示,面对新时代下的水资源挑战,河北恒源水务将从“四维治水”全景视界出发,持续赋能边疆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
“聚焦水文水资源、智慧水利、智慧水务三大业务领域,立足喀什,覆盖全疆,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先的智慧水利系统与服务提供商。”中科星图亿水(喀什)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大辉做《绿色丝路 智水未来——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喀什智慧水利建设》主题报告,从喀什子公司定位与愿景、主要业务规划、关键能力与产品、未来发展展望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新疆昌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利刚做《中国水务信息化、数字化实践与思考》主题报告。程总强调,数据治理体系是确保中国水务能够有效管理和利用其数据资源的基础,提升精细化管控能力、服务精准化能力、科学决策智慧化能力是数据价值的重要体现。
智驰华芯(无锡)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国俊在主题报告《智驰华芯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里解读了智驰华芯在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技术突破,并用实际案例演示其在水文水利、灌区和管网排水管理中的的广阔应用。
北京恒润安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部总监罗嘉陵做《数字孪生灌区全渠管控解决方案》主题报告。罗总从“全渠调水、数字孪生、远程自控、精准量水、统一运维”五个维度出发,阐释了灌区管理如何以全渠管控为方向,开展软硬件系统研发,从而打通农业灌溉服务“最后一公里信息化”。
星图亿水高级项目经理范春阳在《突破关键综合施策--以信息化推进现代灌区建设》主题报告中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现代灌区的建设与发展。他指出,以精准计量撬动灌区综合改革,以市场手段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以转型升级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灌区的现代化转型。
本次大会融合汇聚行业智慧,凝聚发展共识。
未来,星图亿水将紧抓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机遇,持续深耕智慧水利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不断推动智能管控平台的迭代升级,全面提升对灌区精细管理、水资源智能调度、洪旱灾害防御等关键场景的赋能能力。同时,公司将致力于通过技术共融、数据共享,构建“开放互联、数字孪生”的智慧水利生态体系,为新时代灌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全链条服务。
中科星图亿水(四川)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星图亿水(四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专业提供涉水行业信息化服务的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设有15家分子公司,服务全国31个省(市、区)客户,业务领域覆盖水文水资源、智慧水利、智慧水务,目前已完成数千个水利信息化项目实施。
星图亿水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水利系统与服务提供商,公司以数字地球为基座,以水利感知设备、iWater智水平台为核心国内在线配资,面向政府客户、特种领域、企事业单位提供水利信息化相关的咨询设计、软件开发、硬件研发、系统集成、运行维护、水利空天信息服务,全面赋能国家智慧水利建设。
富灯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